在线客服

电话客服

电话客服
400-835-0088

APP下载

APP下载

预约听课

预约听课

返回顶部

首页 > 非财管理 > 经典案例 > 第四次创业,他选择了救人一命,至今已挽救了11人!
第四次创业,他选择了救人一命,至今已挽救了11人!
来源: 中国企业家杂志 编辑:田甜 2017-08-11 170

汽笛鸣响。出发!

这支船队成员,来自以中欧、长江、清华、交大为主的国内几大商学院,陆乐是“船长”。陆乐会多项急救,他还考取了ASA(American Sailing Association,美国帆船协会)认证和日本一级船长资质。

前方是否会历险,船队心底没数,以往,大雾天,桅杆断裂,船员受伤、落水⋯⋯他们都遇上过。但他们坚信:一定能安全地回来。

“我们都敬畏生命,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,才会去挑战。”陆乐说。陆乐是中国商学院航海协会创始人,他平日里也搞了很多场公益培训,教大家玩帆船必备的装备和技能。

在日本上大学期间,陆乐曾先后创办了两家互联网公司。后来,他把这两家公司卖了,2000年回到中国。第三次创业是在北京做智能传感器网络。第三次创业的尾声,陆乐决定回炉再造,他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2007级校友。

校园里,几个喜欢玩帆船的同学凑到一起,“光自己玩多没意思呀”,他们把身边感兴趣的同学也教会了,还去联络其他学校。二十几所商学院的帆船爱好者,联合搞商学院航海比赛,陆乐是积极分子。他被叫做“陆船长”,“我非常自豪,因为我和我的crew在一起相互信任,同舟共济,挑战未知。”他说。

陆乐原计划中欧毕业后去环球航行。校友发生一起意外,他取消原计划,突然开始在全新的领域创业。陆乐现在是急救培训和赛事生命救援机构第一反应的创始人兼CEO。

2012年2月份,深圳戈壁挑战赛预选赛,离终点200米处,一名队员途中昏厥倒地,抢救无效离世了。

队员就倒在文思旻面前。彼时,她是一家上市公司的CFO。文思旻手足无措,她“好像”懂点急救,但压力之下她不敢轻易尝试。速速保护现场!拨打120!文思旻和队友采取“紧急”行动,最终还是没有救回倒地校友的生命。要是陆乐在就好了,他们想。

中欧校友玩户外的圈子里,陆乐一直肩负安全工作,他在日本时学了急救。陆乐在日本考驾照,按规定只有先通过了急救考试才有考驾照的资格。

陆乐爱运动,骑马、潜水、户外生存等等他都玩。“在美日等国家,你跑马拉松、玩户外,却不懂急救,没人跟你玩的,说明你是连自己家人和朋友的生命都无所谓的人。”陆乐说。

国内是另一番情形。陆乐常说他的同学,企业做得老大不小,也都很有社会责任感和公益心,但他们连基本的急救技能都不会,玩户外连个像样的急救包也没有。

听闻校友噩耗,陆乐像被闪电击中了。“如果我在现场,我能救他!现场只要有人像我一样对急救熟练,他们也能救他!”

他还想起了一年前另一次历险。2011年,陆乐和100多名队友在戈壁无人区徒步。观察到沙尘暴预兆,陆乐大声说:不对,要出事。

说服队友不容易,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有过遭遇恶劣天气的经验,好在陆乐得到领队支持。后来他们果然遇上黑沙尘暴,营地帐篷被吹飞,团队按照陆乐制定的应急预案行动得以脱险。

“两次事故加起来对我触动太大了。”陆乐说。第一次历险后,他开始有意识地在校友圈子里传播安全知识;深圳戈壁挑战赛事故,则直接促使他第四次创业。

“如果你的家人、朋友、同事在你面前倒下了,你一定是第一反应人。如果连身边的人都不会救,那你就是一个无能的人,这是很严肃的问题。”

有人倒下,国内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拨打120,等待救护车救人。美国心脏协会官网数据显示,当一个人心脏骤停后如果不对他采取任何急救措施,每过一分钟,他被救活的概率会下降7%~10%。而当一个人的大脑超出4分钟没有供氧,就会发生不可逆的脑组织损伤,急救“黄金4分钟”法则即出于此。

“4分钟以内,救护车不可能到达,只有你身边的人才来得及伸出援手。”陆乐问我,“你身边的人都会急救吗?”他意识到,不能在一个小圈子里只顾自己玩了,他决定研究系统的方案,解决这个社会痛点。

陆乐发起成立了第一反应,亲历校友倒地的文思旻成为其联合创始人。新公司成立头几个月,工作人员对2012年之前十几年的体育赛事应急公开信息做了一次梳理。那时赛事保障的通常做法是,找几辆救护车,再找几名医生。

第一反应办公室门外大厅一角,墙壁上挂着第一反应参与赛事安全保障的纪念奖牌,贴着志愿者风采照片

“用这种办法从来没有救活过人。”说到这里陆乐瞪圆了眼睛。因为救护车通常在10分钟之后才能到达,这时被救活的概率已基本为0。即使在美日等应急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,救护车到达的平均时间也需要7分钟。

四十多年前,美国开始告诉民众,每个人先要学会急救,公共场所需要有AED(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,自动体外除颤器)。它花了四十年时间,如今把三分之一的普通老百姓都培训成急救队员。

提高每一个中国人的自救互救能力,将互助互救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,这是第一反应创立之初确立的社会目标。

急救培训是第一反应开展的首项业务。如何制定培训课程体系?陆乐说,他一开始就以最好的国际标准自我要求。

陆乐和团队成员美国、日本、欧洲满世界跑,去拜访当地最好的救援和科研机构,同时请中国红十字会、上海瑞金医院的专家来指导。经过调研,他们认为AHA(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,美国心脏协会)的培训课程和认证标准是最适合的。第一反应申请成为AHA授权的培训中心,在第一反应完成培训课时并通过考试的学员,可获得AHA急救员资格证书。

早期参加第一反应培训的学员,一部分来自商学院圈子,一部分是马拉松爱好者,有的学员亲历过小伙伴猝死,很有危机意识。头一年里,学员构成来源单一,第一反应还未形成好的商业模式,陆乐心绪繁乱。但这次创业事关生命,他咬咬牙,一定坚持下去。

陆乐剃了光头。

陆乐在一次演讲中分享了穷和尚和富和尚的故事。两个和尚都想去南海取经,富和尚说,我盘缠不够,等筹两年钱再去;而穷和尚说,我没有盘缠也要去。一年后,穷和尚从南海取经归来,但富和尚还在筹钱。“我就是那个穷和尚。”陆乐说。

一名校友送给陆乐八个字:带心上路,一切俱足。

参加第一反应培训后拿到AHA急救员资格证书的学员,如果有意愿,可作为志愿者参与体育赛事安全保障,这可以成为第一反应商业变现另一条出路。

不过陆乐对志愿者选拔严格。“参加培训不一定要当志愿者,可以只为救自己的家人、朋友,并不是所有拿到证书的学员都适合做志愿者。”陆乐说,赛事安全保障志愿者除了必须具备急救技能,还要有公益心,肯配合团队。

现在第一反应每次赛事保障,都会有志愿者进“黑名单”。有的是技能不过关,需要复训;有的志愿者违反规定,比如在马拉松赛道上看到有名人跑过,他拿起手机拍照,这种情况会被永久除名。

钟东方现为第一反应培训部导师。他首次和第一反应打交道,是参加它的急救培训。钟东方回忆,那时他还是上海一所蒙特梭利幼儿园的老师,周末时间,他参加了第一反应8小时的培训课程。他学习了成人CPR(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,心肺复苏)+AED、儿童CPR+AED、婴儿CPR,内科外科急症处置方法等内容,边学边考试,各项技能全部通过后他拿到了AHA急救员资格证书。

但这时距离赛事安全保障志愿者还有很长一段距离。陆乐说,学员课下如果不去实操,即使课堂上掌握得再好,一到压力环境下也有可能惊慌失措导致无用。拿到AHA急救员资格证书的学员,3~6个月内,第一反应会组织他们参加复训,或担任培训导师助教。“一定要动起来形成肌肉记忆,危急关头才能救命。”陆乐说,如果是做赛事志愿者,开赛前,第一反应还会开设赛道保障和救援流程培训,全体志愿者必须参加,除此还要提前一天到达赛道布岗演习。

2013年6月,上海举行铁人三项比赛,陆乐主动找到赛事主办方。他表示第一反应有能力为赛事提供安全保障,他和主办方反复沟通,合作得以达成。

6月2日——陆乐至今记得这个日子,当天,游泳、自行车、长跑三项均平稳过渡,不料颁奖仪式上,一名女观众突然倒地。她的后脑勺撞击水泥地,流了一滩血,第一反应志愿者惠小平1分钟之内到达这名观众身边。

经检查判断,没有反应,没有呼吸。惠小平火速对讲机呼叫其他救援力量。志愿者分头行动,有的喊救护车,有的取AED,有的保护现场,惠小平则为她做CPR。1分钟后,患者苏醒,志愿者继续将她恢复到舒适体位,随后处理她的头部伤口。救护车到来时,患者已脱离生命危险。

“这是我们救的第一名心脏骤停患者,当时很鼓舞士气,只要专业和用心,我们有救命的能力。”陆乐说。

2013年上海铁人三项比赛后,第一反应开始被外界关注。最近几年,各类体育赛事在全国迅速铺开,陆乐感到自豪的是,第一反应正获得越来越多认可。

急救课程培训现场,AED使用展示

截至今年7月10日,第一反应已为230场体育赛事97万名选手提供安全保障,共挽救了11名心脏骤停患者。而参加第一反应急救培训的学员累计已达9万人次。

一条约42公里的全马赛道,第一反应会派出200多名急救志愿者。钟东方介绍,急救志愿者分急救兔、固定岗两种岗位,急救兔负责分赛段陪跑,他自身也必须保留有马拉松成绩;固定岗志愿者则背着AED守在赛道指定公里处,或在救护车旁随时待命。

任何时间点任何位置有人倒下,4分钟内一定有人救,这是第一反应赛事保障的职责。陆乐说,什么时间点,一名志愿者在哪个位置待多久,他需要携带哪些装备,看哪个方向⋯⋯所有这些布局都是通过IT技术事先算好,第一反应在这方面已有AED地图、路径规划等48项专利。

2015年,第一反应在上海马拉松赛事保障中启用了自主研发的APP“第一闪电侠”。它能实时监测急救志愿者和AED所在位置,如果急救兔发现有选手倒地,他在APP上一键呼救,相应志愿者的机器会收到指令,志愿者则第一时间赶到指定位置救援。赛道上人海战术不可取,陆乐说,随着技术进一步突破,第一反应会适当减少志愿者,把既有资源投放到最有效的地方。

第一反应的赛事保障和急救培训,已经档期排得满满,除此它还为国内100多家企业建立了应急系统。

中海商业地产是第一反应的B端客户,全员接受第一反应急救课程培训。它在全国的各城市写字楼内都配备AED和急救包,确定投放位置时,第一反应为其出谋划策。第一反应还为写字楼的所有租户开展急救实景演练。

如今,第一反应已探索出清晰的商业模式,它在急救培训、赛事保障、企业服务这三块都已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。陆乐最重视的,还是让更多的普通人掌握急救。

全民急救意识和技能的提升是个系统工程,陆乐很清楚,急不得。2016年,第一反应制定了5年计划,5年内先让2000万中国人学会急救。

陆乐说,学会做CPR、使用AED设备不难,只要用心学都能掌握。目前第一反应的赛事保障志愿者中,有医学专业背景的不到10%,绝大多数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,年龄跨度从十几岁到六十多岁。

第一反应COO陆俊也曾在中欧学习,社会企业对他的价值理念影响很大。陆俊于2013年参加了第一反应急救课程培训,两年前,他正式入职。

“你学会了急救技能,回去可以教给身边的人,或许有一天你会救别人,或者身边的人救了你。”陆俊说。在他看来,当一个区域内掌握急救技能的人达到一定数量后,就会形成一张保护网,如果有人突发心脏骤停,救活率将大为提升。

航海令陆乐着迷,不过现在他忙着创业,很少有机会出海。陆乐说,应急和航海有相似之处,没有完美的个人,只有完美的团队,团队成员彼此信任互相配合,才能出色完成任务。

2015年,陆乐曾带领第一反应员工到三亚团建,他让每个人都体验了航海。玩兴正浓,几名同事提出想要体验海上遇难的情景,他们纵身跳进海里。

一阵风来,把帆船吹走了,就连呼救声也淹没在风声中。其他同事开始恐惧,陆乐则很冷静,他把船开回去,将“落水”的同事救上船。他说,那种恐惧将留在所有人记忆中,大家也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层的理解。
  快速快乐学财务,理臣会计培训让学习更简单!更多精彩内容,请关注理臣教育官网

相关推荐
相关资讯
更多
初级会计导航
考试资讯
辅导课程
考试资料
考试题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