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客服

电话客服

电话客服
400-835-0088

APP下载

APP下载

预约听课

预约听课

返回顶部

首页 > 非财管理 > 非财知识 > 西方的理论解释不了中国的发展,怎么办?
西方的理论解释不了中国的发展,怎么办?
来源:腾讯财经 编辑:理臣君 2018-06-20 176

  最近,关于中国学派的讨论热度又上升了。不仅是中国学者,就连一些西方学者,也感受到建立一个中国学派的必要性。其实,很早以前,中国学术界就开始强调从自己的视角来看问题,也已经有了一系列的观点、思想和著作,但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、被广泛接受的理论体系。

  中国学派热度上升的原因

  现在,对中国学派的讨论再度升温,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:

  一是,随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的相对衰落,西方话语体系的公信力开始下降,人们渴望新方案、新解释。西方话语体系主导世界,其实也就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:在殖民主义时代之前,世界是多元并存、相互孤立的;在殖民主义时期,西方话语逐渐成为世界的主导性话语;在冷战时期,西方话语体现为美苏两大阵营的意识形态竞争;在后冷战时代,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话语一度独霸世界。早在1977年,法国裔美国学者霍夫曼就发表过一篇文章,即“国际关系学:一门美国的社会科学”,认为当时的国际关系理论已经过度美国化了。进入21世纪以后,随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的国内外挑战日益上升,西方话语的垄断性优势逐渐动摇。当今世界和西方国家内部面临的一些挑战,包括人口危机、环境危机和文明群体之间的矛盾,都很难在西方话语框架之中找到答案。这就给非西方思想地位的上升,提供了机会。

  二是,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和现象,仅仅通过西方话语体系,是难以解释的。我们在客观上需要一个新的解释体系。在被问及为何在1979年以后,中国经济能够快速发展,并在量和质上都有大幅度提升这一问题时,很多人的本能答案是“中国改革开放了”。这一回答的逻辑起点是:中国是通过与西方世界、西方话语接轨,来实现自己的崛起的。但如果这一答案是正确的,那么这个世界上崛起的国家要么不应该是中国,要么就不应该只是中国。因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程度,与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比,是比较低的;中国与西方接轨的程度,与印度等发展中民主国家相比,也是比较低的。中国发展的充分条件,是因为中国既学习西方,又不是西方。改革开放只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前提,而不是充分条件。中国发展的充分条件,是中国庞大的规模、独特的文化传统和1949年以来延续至今的政治体系,这些合在一起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。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路径和速度,都不是西方政治学和经济学能够轻易解释的。这就需要中国学术界,对自己有一套新的解释话语。而这一解释,将不仅服务于中国自己,也将服务于世界学术界,将对人类社会的前途与命运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。

  三是,大国崛起的逻辑结果。大国崛起一般有三个阶段:一是先增强实力,实现力量崛起;二是把实力转化为体系或制度,寻找到崛起的合法化;三是是把体系和制度转化为知识,内化为人们的共识。从这一点来看,建立中国学派是中国崛起过程中的一种主观需要。罗伯特?基欧汉就认为,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一个知识分子群体给出一个结构、一个框架,使得本国的人们能够理解世界体系。在历史上,中国是曾经有过这种知识体系的。古代中国的天下观,1949年以后的革命史观,就是这样一种体系。自从改革开放以后,中国再次以学生的姿态来处理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关系,在国际关系学、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都大量引入了西方、尤其是美国的知识体系。在一定时期内,这对中国认识自身、处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,是非常有用的。但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,人们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知识体系的信任和依赖开始下降。因为我们的美国老师,就如以前的苏联老师一样,也会犯错误,并且还是结构性错误。在这种情况下,继续简单地学习西方世界,对中国就不一定是有益的了。2017年特朗普总统上台后,更是连续冲击国际体系,冲击美国长期以来致力于建立和维护的国际原则,在国内还能维持较高的支持率。这更不得不让人们思考:当年美国的知识体系,本质上是美国霸权地位的产物,也是为美国的霸权体系服务的。一旦美国感觉不再能在旧有原则和秩序的基础上维护霸权秩序,美国就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自己建立起来的体系。这对于中国和其他国家来说,也就必须建立起一套甚至是几套新的话语体系,以在思想上摆脱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的控制和操纵。

  中国学派的构成要素

  中国要建立中国学派,不是把一些观点和思想放在一起、起一个新名称就能完成的,而是要经历一系列思维方式的变化和概念形态的重建,首先要注意以下问题:

  一是,中国要有世界情怀。在过去,中国学术界主要是拿来主义,是消化吸引西方学术以服务自己的。在国际关系领域,中国学者主要关注的是其他国家的对华政策,然后是中国如何应对,是一种中国本位的反应式学术态度。要建立中国学派,尤其是在国际关系领域建立中国学派,中国学术界就不仅仅要解决自己的关切与问题,而要变中国本位为世界本位,变寻求中国利益为寻找中国利益与世界利益的一体化。这样一来,国际关系的起点就不应该是其他国家的对华政策,而应该是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动。

  二是,中国学派不是要与西方学派敌对,而是要在一个新的范式之内与其进行合作与竞争。西方话语体系中所包含的一些精神内核,从理性、世俗政治、市场经济、民主政治到人权保护,都具有普世性特征,也是在西方与其他文明群体互动中产生的,并非西方独有的专利。中国学派要反对的不是这些西方文明中的有益内核,而是西方话语体系中的霸权主义和例外论①?,要反对的是其非黑即白的二元世界观。中国学派之内也包括西方学派在中国的一些分支。支持建立中国学派,不仅有中国学者,事实上也有一些西方学者。多元与包容,而非简单地与西方话语敌对,才应该是中国学派的精髓。

  三是,中国学派不应是西方话语的取代者,而应是一个新学术时代的引领者。有了中国学派,西方世界的学术思想会继续存在,并将在一定领域和范围以内继续拥有强大的解释力与号召力。与中国学派同时兴起的,还将有其他地区和文化群体的“学派”。印度、中东和非洲,都是有可能产生新学派、新视角和新思想的地方。但是,中国确实应该成为这个新时代的引领者。因为一个新学派的建立,不仅需要思想创新,还需要实践这一思想体系的国家能力。就目前来说,在非西方国家之中,只有中国基本具备了这一条件。但是从长期来看,中国学派将是一个世界话语体系民主化浪潮的一部分,而不是一个旨在取代西方的新话语霸权体系的建设者。

  四是,中国学派本身也将是多元的、包容的,不可能仅仅只有一种声音和模式。中国自身的多样性和多元性,意味着中国学派不可能只以一种面貌出现;同时,中国学派应该是一个综合性、多学科的体系。这一体系不仅要解决国际关系问题,还应该是一套哲学、政治学和经济学体系。否则,国际关系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,也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中国学派。

  小结

  中国学派将是一个阶段性概念。在历史上,美国也曾在很多学科内提出过美国学派,但后来基本就不提了。等中国真正崛起以后,等中国学派的思想内核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时候,中国学派这个名称就不够用了,甚至就不必要了。到那个时候,我们要么需要一个新的名称,要么根本就不需要任何专门的名称了。也只有到那个时候,一个没有中国学派名称的“中国学派”,才会真正建立。如果想了解更多内容可参加广州会计培训班,或者登陆理臣教育网学习!

相关推荐
相关资讯
更多
初级会计导航
考试资讯
辅导课程
考试资料
考试题库